关爱养生
关爱养生 关爱健康生活
健康同行
健康同行传递幸福人生

健康度夏需补阳 释放充沛正能量

    发布时间:2019-09-22 22:22:17    编辑:养生在线    来源:养生在线

《黄帝内经》里说道:阴阳四时是万物盛衰存亡的根本,阴阳调和则身体健康,阴阳不调则会出现各种疾病甚至导致死亡。

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体检中心主任陈瑞芳说,阳气决定长生,当人体有不适的时候,体内就好比是阴冷潮湿的天气,但太阳一出来,这种环境就不利于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了。

自古有清明踏青的习俗,就是一个为自己养阳的极佳机会。

注意精神养生。“春分,秋分,日夜平分”。在这个万物生发的季节,人的阳气也逐渐向外升发。此时,要保持心旷神怡、精神焕发,以帮助在今后的工作中保持充沛的精力和活跃的思维。

只有好的状态,充沛的体力,才会有好脸色,为自己补充正能量。特别是入夏以后,应注意调养情绪、放松精神、平心静气、止躁制怒、乐观愉快,就会进入“心静自然凉”的境地。

外出踏青。虽然傍晚五六点的时候是锻炼的最佳时机,但人们工作比较忙,只要坚持多出去走走和运动,就能达到养阳的目的。

陈瑞芳称,现代人经历了这么一个冬季的休养生息及大鱼大肉之后,春夏之时,应抽出一定的时间参加户外活动,借助适当的郊游踏青,可以更多地接触阳光和新鲜的空气,不仅能增强呼吸、循环系统的功能,促进血液循环,使血脉通畅,还能调节中枢神经系统,提高思维能力。

多吃温补阳气的食物。比如说韭菜、大蒜、洋葱、香菜、生姜、葱。这类蔬菜均性温味辛,既可温升阳气,疏散风寒,又能抑杀潮湿环境下孳生的病菌。

大蒜不仅是人体血液循环及神经系统的天然强健剂,对预防胃肠道疾病也有较好的效果,还是很好的降脂食物,能够预防血管硬化、高血压,对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具有不可忽视的辅助作用。

韭菜有温肾壮阳的作用,对于平素腰膝酸冷、四肢不温有很好的辅助食疗作用,同时还能促进胃肠蠕动,尤其适合于脾胃阳虚的老人便秘。

不过,陈瑞芳提醒,阴虚火旺体质应少食韭菜,韭菜最好在早餐食用,尤其不宜在晚餐食用,因为容易引起烦躁多梦,影响睡眠。

长夏指阴历六月

迟莉丽主任介绍,不同于气候学将一年分为春、夏、秋、冬四季。中医将一年分为春、夏、长夏、秋、冬五个季节。通俗地说,长夏指阴历六月(农历六月),夏季最后一个月份。长夏在五行属土,在五方属中央,在五气属湿,在五脏属脾,在五体属肌肉。

长夏时节易脾虚湿困

“长夏应脾而变化”。迟莉丽主任进一步解释,湿为长夏主气,人体的脾脏与之相应。中医认为湿为阴邪,好伤人阳气,尤其损伤脾阳。

由于脾脏有喜燥而恶湿的特点,一旦受损则导致脾气不能正常运化,而使气机不畅,表现为消化吸收功能低下,临床可见脘腹胀满、食欲不振、口淡无味、胸闷欲吐、大便稀溏,甚至腹泻、水肿。

除了自然界的湿气,在长夏时节,人体也容易因脾阳虚,运化水液功能障碍引起体内水湿停滞之证。外湿、内湿相互影响,加重对脾阳的损伤。

祛湿,分清寒湿还是湿热

既然长夏时节脾虚湿困,那么相应的对策就是健脾祛湿,把多余的水湿排出体外或者减少体内水湿产生。

迟主任介绍说,湿邪有寒热之分,祛湿之前也应分清是寒湿还是湿热。

寒湿的人舌苔白、腻、厚,口淡,甚至感到甜,在同样的室温下,比别人易感到冷,喝热水感到更舒服。对于寒湿者,可以使用健脾益气、温阳利湿的方法,如参苓白术散、理中汤、苓桂术甘汤等都是临床常用中成药。

可以常吃利水除湿或芳香化湿的食物或药物,如鲤鱼、茯苓、扁豆、薏米、白蔻、砂仁、橘皮等。吃少许辛辣、温热的食物也可以起到散寒祛湿的作用。

湿久困于体内,就会郁久化热,变成了湿热。湿热者舌苔黄、厚、腻,口干苦,大便黏滞不爽,小便黄。对于湿热者,治疗的重点则为清热利湿,如六一散、三仁汤、平胃散、连朴饮、茵陈蒿汤、葛根芩连汤等。

苦瓜有消暑解毒的功效;西瓜可以消暑利湿;番茄营养丰富,有清热、解毒、止渴的功能;黄瓜可以清热、利水、消暑;绿豆能够清热解毒;荷叶清暑利湿。

日常起居亦可养脾祛湿

迟主任说,长夏时节食物种类要多样,饮食宜定时、规律。适当吃些清热类食物,如冬瓜、豆类、小白菜、苦瓜及富含维生素、矿物质的水果、蔬菜,如梨、苹果、香蕉、猕猴桃、桃、西红柿等,以满足身体消耗所需要的营养供给。少吃油腻、易上火的食物。但要慎食太多瓜果冷饮,以免损伤脾胃,引起消化不良。

长夏闷热,人易出汗,所以要特别注意补水,要经常、少量地喝些水。要尽量少饮酒,因为酒亦主湿。除了矿泉水外,牛奶、豆浆、粥、汤等流食也是补充水分的好方法。

脾胃不好的人,可以用莲子、荷叶、薏米、丝瓜、大枣、山楂、砂仁等,也可以用健脾、醒脾、消食的中药自制凉茶或药粥调养。

长夏时节要注意不要过于贪凉,不要让室内外温度相差太大,老幼体弱之人慎用凉水淋浴。长昼酷暑是长夏的主要气候特点,人体也应该适应自然界规律,晚睡早起。

适宜的室内气候是保障健康起居的重要环节。以调节温度为主,室内温度以25℃~28℃,室内外温差不超过10℃为宜,可利用空调机的除湿功能,将室内相对湿度调到40%~60%。不宜长时间室外活动,要防出汗过多,但也不能不出汗。

长夏天气湿热,易使人心情烦躁,因此养脾还要保持好心情。喜悦轻松的心情对脾有益,嫉妒、忧虑、多思则对脾不利。

中医提醒 三伏天不宜喝药酒养生

民间的传统方法是将中药在白酒里浸泡一定的时间后,使中药的有效成分溢于酒中,即成为药酒。然而,每次饮进的中药有效成分却相当有限,若饮用量过大,则酒精的危害比药效作用大。

酒精,能抑制甲状腺素的有效分泌,从而使肠道对钙、维生素D的吸收率明显下降,出现急躁、记忆力减退、心肌收缩无力等不良后果。下面凤凰中医小编为您总结了三伏天不宜喝药酒养生的3大原因,供您参考。

1、夏天温度比较热,而且湿度比较大。易引起身体的肝脾的不适。对于喝酒影响身体的气血运行,会造成发热,这样会损伤身体的元气。

2、老人三伏天喝药酒不能太随便,特别是患有支气管哮喘的老年人,更不能饮用药酒,因为制酒时使用的漂白防腐剂亚硫酸类物质,会引起哮喘发作而加重病情,甚至危及生命。

3、不同的药酒药性不同,三伏天随便喝药酒更是不应该的,应该注意本身天气比较燥热,再用外界的补养药酒,会增加身体的脏腑的负担。

唐代医学家孙思邈说过,年老时体弱多病,是因为少壮时太贪凉。因此,在夏天适当的吃点热性食物对身体健康是有益的。对于那些需要冬病夏治的患者来说,适时多吃益气补虚,补血助阳的食物。

可以起到祛湿气、避寒冷、暖胃生津,保护胃肠的效果。但三伏天喝药酒不能太随便,应慎饮“药酒”,以免得不偿失。

本文标签:

      图片新闻
        精彩必读
        肝硬化是一种严重的疾病,大多是由于病毒性肝炎……
        我们每天都会和枕头亲密接触,可你是否知道,每天……
        8月8日,温州某男子因吃了一碗粪水臭豆腐造成多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