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药泡脚治疗手脚冰凉
中医认为,我们的脚底是各个经络起止的汇聚的地方,有60多个穴位和与人体内脏、器官相连接的反射区,和我们人体的五脏六腑相对应。
泡脚有舒经活络,改善血液循环的作用。绝大部分人都知道泡脚有好处,但也有很多人不知道,在不同的时间段泡脚,起到的作用略有不同。如果想护肾,最好选择在晚上9点左右泡脚,效果最好。
之所以选择这个时间段补肾,是因为此时是肾经气血比较衰弱的时辰,在此时泡脚,身体热量增加后,体内血管会扩张,有利于活血,从而促进体内血液循环。
除此之外,我们白天紧张了一天的神经以及劳累了一整天的肾脏,通过泡脚也是能够得到放松和调节的,人也会变得有精神,感觉到舒适起来。
中药泡脚的好处
第一,促进血液循环。脚自古就有人体的第二心脏之说。从养生理论看,脚离人体的心脏最远,而负担最重,因此,这个地方最容易导致血液循环不 好,医学典籍记载:“人之有脚,犹似树之有根,树枯根先竭,人老脚先衰。”尤其是对那些经常感觉手脚冰凉的人,泡脚是一个极好的方法。
第二,刺激足部的穴位、反射区和经络。很多人都做过足疗,按摩师点压我们的脚时,会感觉痛疼、酸胀,这种情况基本上可以说明我们相应的反 射区脏腑有问题。所以,当我们做完足底按摩后,会感觉浑身轻松。同时,人体脚上有6条主要的经络,包括三条阳经(膀胱经、胃经、胆经)的终止点,和三条阴 经(脾经、肝经、肾经的起始点,都在脚上,因此,泡脚也等于刺激了这六条最主要的经络。
第三,对很多疾病的治疗,有很好的辅助作用。人们常说一句话:"富人吃补药,穷人泡泡脚"。可见泡脚的作用很大。尤其是现代社会,空调的大量使用,再加上人们普遍爱吃凉的食物,所以体内多寒湿,通过泡脚,可以加速体内排寒。
很多泡过脚的人都会有这样的感觉,就是我们在泡脚的过程中会感觉到自己的膝盖非常的凉,这就说明我们体内的寒湿正在被泡脚的热水和中药逼出体外。
因此,如果你得了风寒感冒了,有时不用吃药,泡泡脚,一出汗,将体内的寒驱散,就OK了。还有很多血压高的人,如果长期泡脚,会使得人体的肢体末端血液循环得到改善,因此,慢慢的 血压就降了下来。总之,明白了道理,身体力行的去做,泡脚的好处只有您自己最清楚。
那怎样算是泡好脚了呢? 那就是泡到你的后背感觉有点潮,或者额头出汗了,就算是好了。注意,千万不要出大汗。因为汗为心之液。出汗太多会伤心的。只要出微汗就OK了,说明你的经络上下贯通了。这也是证明你经络是否通的一个办法。
手脚冰凉是怎么回事
不少人冬天容易出现手脚冰凉的现象,究竟手脚冰凉是是怎么回事呢?要缓解症状,首先要了解导致手脚冰凉的原因。
1、肾阳虚
手脚冰凉的最常见原因就是肾阳虚,肾阳虚患者即使在正常的温度下也容易感觉发冷。
2、心血管循环不畅
手脚冰冷和心脏血管有很大的关系,因为血液是由心脏发出,携带氧气到全身各部位,糖经过氧化后,才能产生热能,手脚才会温暖。一旦心血管系统的功能出现障碍,就会影响血液运行输送,造成手脚冰冷的情形。
3、血糖低或低血压
当减肥过度,血糖太低时也会出现手脚冰凉的现象,而低血压,血液循环不畅时,人也容易感觉到四肢冰凉。
4、压力过大
长期精神紧张,疲劳、身体衰弱时,也容易手脚冰凉。
5、疾病所致
比如甲减,患者由于基础代谢率下降,机体产热量显著降低,在寒冷的冬天哪怕穿再多的衣服,也总是手脚冰冷。
6、衣着过少
寒冷的天气里,穿得衣服过少不够保暖的话尤其容易感觉到手脚冰凉。
除了以上的原因外,常常还有循环障碍的原因,如心脏衰弱、贫血、血液循环不畅等,传统医学认为,气虚、血虚,会造成血液运行不畅、血液量不足,从而导致一年四季都出现手脚冰冷。
手脚冰凉的危害
女性如果长期手脚冰凉的话,容易出现月经少、月经不调、痛经、贫血的现象,甚至可能不孕或容易流产,而且脸上也容易长色斑或痘痘;处于经期、孕期、产期等特殊生理期的女性,因为体虚,更容易引起手脚冰凉。如果是中年女性长期手脚冰凉,则可能出现性欲减退、更年期提前的现象。
如果长时间手脚冰凉得不到调理的话,可能会导致精神状态不佳,身体严重畏寒。
中医如何改善手脚冰凉
手脚冰凉常见的类型
1、血虚寒凝型
多见于失血、月经失调患者。气血互为表里,由于血虚,气血推动无力,加之感受寒邪,会使血液循环凝滞变慢。患者不仅会出现手足冰凉,还可有头晕、面白、肢麻体痛、经量少色暗、舌淡淤紫等症。治宜养血散寒,温通经脉,可选用温经汤、当归四逆汤、当归补血汤等。
2、肝郁血滞型
表现为神情抑郁、唉声叹气、胸肋满痛、手足厥冷、苔白脉弦。手足冰冷主要是肝气郁结在内,气血不能疏达所致。治宜疏肝解郁,宣达阳气,可以选用四逆散、柴胡疏肝散等加减治疗。
3、脾胃虚寒型
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,长期脾胃虚寒,运化不足,阳气不易滋生,难以输送至四肢末端,也会引起手足不温。患者同时可兼有气弱少神、脸色黄、胃口不好等症状。治宜温中健脾,可选用理中汤、香砂六君子汤、黄芪建中汤、补中益气汤等。
4、肾阳虚衰型
肾阳是人体热能的源泉,肾阳不足,人常伴有怕冷、神疲气短、下利清谷等症状。由于手足处于人体的末端,是阳气不易到达之处,所以阳气不足更容易出现手足发冷发凉。治宜补肾助阳、温中散寒,可选用龟龄集、金匮肾气丸、右归丸、附子理中汤之类的中成药或汤药。
中医如何应对
一、橘皮药浴
橘子(柑橘)的果皮经干燥处理后就是一种中药,也是我们常说的陈皮,其中以冬柑的皮晒制而成的陈皮质量较好,具有理气燥湿、化痰止咳、健脾和胃的功效,中医常用于防治胸胁胀痛、疝气、乳胀、乳房结块、胃痛、食积等症。
橘皮内的挥发油可以消除疲劳,鲜橘皮含挥发油较多但不适合,橘皮药浴时果皮溶出的营养成分还能趁肌肤毛孔张开时渗透进皮肤,刺激毛细血管,加速血液循环,滋润肌肤。
橘皮药浴在秋冬季还具有保暖效果,可以使身体持续暖和,适合体质偏冷的人来浸泡,尤其是女性,可改善手脚冰凉的功效,如果药浴麻烦,还可以选择足浴。橘皮药浴还有护发的作用,用它洗头发,头发会光滑柔软。
民间橘皮药浴的方法一般是先将橘子皮晒干保存,泡澡前,将橘皮加入米酒煮过后,留下皮渣,置入不用的丝袜里,放入洗澡水内浸泡即可,还可用橘皮袋子按摩全身如搓澡一般。
二、食补抗手脚冰冷
1、人参核桃饮
人参7-8片、核桃15-20颗,加水盖过,用大火煮开后,再用小火煮10-20分钟,睡前温饮,可光喝汤汁,但最好将熬煮的渣一并服用。
2、人参枸杞汤
人参、枸杞各5钱,加入1500cc的水,用大火煮滚后,再用小火煮15-20分钟,即可饮用。
3、红枣龙眼饮
红枣、龙眼适量,加水熬煮即可饮用,特别适合贫血、容易感到头晕的人。
4、大枣红糖汤
大枣10个、生姜5片、红糖适量,每晚煎茶喝。对改善手脚冰凉的疗效颇佳。
冬季手脚冰凉,还可适当吃些羊肉、狗肉等,暖中补虚、开胃健脾、益肾养肝、御寒去湿,同时也要做好身体的保暖工作。
三、按摩穴位缓解手脚冰凉
1、揉搓涌泉穴
涌泉穴位于脚心部,用手掌快速揉搓,直到有热感为佳,每天早晚揉搓涌泉穴100下,接着揉搓各脚趾100下。中医学认为,人体诸多经脉都汇集于足底,与全身各脏腑、组织、器官都有密切关系。尤其是刺激涌泉穴,有益于补肾壮阳、强筋壮骨。坚持揉搓此穴会促使手脚冰凉症状减轻。
2、揉搓劳宫穴
劳宫穴位于手心部。一手握拳,揉搓另一只手的手心部,直到感到手心微热,再换另一只手,交替进行。
3、按揉气冲穴
气冲穴位于大腿根里侧,此穴下边有一根动脉。先按揉气冲穴,后按揉动脉,一松一按,交替进行,一直按揉到腿脚有热气下流的感觉为佳。
4、按揉、拍打肾俞穴
肾俞穴位于两边腰眼,轻轻用力,两边各拍打100余次。
手脚冰凉试试艾灸
很多人无论是冬天夏天,身体总是冰凉的状态,尤其是手脚冰凉,冬季更甚。手脚冰凉是什么原因,手脚冰凉怎么办?下面就介绍艾灸给你暖身:
很多人怕冷,手脚冰凉,在中医体质学上称为阳虚体质。阳虚体质就是阳气不足,体内产生的热量不够,阳气不够,自然就会出现怕冷的状态。这种体质的人,女性多于男性,年轻人更多一些。当然也有很多中老年人也有身体寒冷怕冷的症状,那么也是元气不足的典型表现。中老年人出现的继发性怕冷疾病,那么一定与她所患的疾病有关,也就是阳气不足,身体虚弱,体内由于疾病而产生热量不够,久而久之也会导致阳虚。
艾灸属阳,配合灸火。 灸法是利用艾绒在体表穴位上的烧灼,借助灸火的温和热力和药物的作用、腧穴的功能,通过经络的传导,起到温通气血、透达经络、扶正祛邪的作用,达到治疗疾病和保健目的的一种外治法。保健灸法是自古以来的防病之术,对于肢体寒冷有很好的治疗作用。艾灸以下穴位,帮助你温通经脉,改善虚寒体质:
足三里
足三里是个强身健体的万能穴,长寿穴。有“若想身体安,三里常不干”说法。这个常不干指的是用艾灸条熏灼穴位,使该处的皮肤起水疱,又称其为“灸花,灸疮”,这水疱老流水可以及时把脾胃的寒湿祛除,“常不干”因此而来。有关研究发现,艾灸足三里穴,可以改善胃的蠕动和胃的供血状况,刺激消化液的分泌,从而增强消化能力。
施灸方法:艾灸足三里是以温和灸为主,尽量不要发生灸疮。艾灸足三里,可以使用单眼艾灸盒艾灸,每穴施灸时间在10-20分钟,如果图方便也可以使用艾灸罐,每穴施灸时间在20-30分钟。
大椎
属于督脉,有通督行气,贯通督脉上下之作用,同时如果有感冒,过敏性疾病,热病,癫痫,颈椎病,治疗取穴大椎也是首选,都是在治疗寒凉疾病,那么大椎在上焦,治疗寒凉的疾病大椎也是首选穴位。
施灸方法:大椎穴位,如果是胖人可以使用双眼艾灸盒艾灸,插两根艾条;瘦人可以使用单眼艾灸盒,每次施灸10-20分钟。以自己适应为度,可以逐渐延长施灸时间。
神阙穴
在脐窝正中,该穴位于人体的腹中部,脐中央。主要用于治疗中风虚脱,四肢厥冷,尸厥,风痫,形惫体乏,绕脐腹痛,水肿鼓胀,脱肛,泄利,便秘,小便不禁,五淋,妇女不孕。
神阙是气和,气舍,气具之穴,是任脉在此会和,此穴为任脉上部经脉气血的重要来源,在中焦部位起到沟通上下之功效。
施灸方法:可以使用方四眼艾灸盒,先逐渐适应,开始插两根艾条,然后增加到三根,最多的时候可以插四根艾条,循序渐进施灸,每次施灸时间在20-30分钟之间,可以在神阙上下移动艾灸,热度以自己自己适应为度。
都说一灸神阙暖全身,灸神阙,有沟通上下之功效联系任脉之上下。而且灸神阙还可以治疗胃肠疾病,妇科疾病,生殖系统和泌尿系统的疾病,所以阳虚体质灸神阙可以很快得到改善,就是灸了神阙可以打通任脉。
命门穴
补肾灸命门,命门是人体生命之门,先天之气蕴藏所在,生命的根本。
临床上,命门火衰主要表现为四肢清冷,下利清谷,或女子宫寒不孕,舌质淡,脉沉迟等虚寒之象。所以要长灸命门和大椎可提高督脉之阳气,大椎和命门艾灸,补足督脉元阴元阳,补命门,对男子所藏生殖之精和女子胞宫的生殖功能有重要影响。灸命门给各脏器的生理活动起到温煦,生发和推动作用,故灸命门是推动生命之火。
施灸方法:可以使用方四眼艾灸盒施灸,先逐渐适应,开始插两根艾条,然后增加到三根,最多的时候可以插四根艾条,循序渐进施灸,每次施灸时间在20-30分钟之间,可以在神阙上下移动艾灸,热度以自己自己适应为度。
涌泉穴
涌泉穴,在人体足底穴位,位于足前部凹陷处第2、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三分之一处,为全身俞穴的最下部,乃是肾经的首穴。
《黄帝内经》中说:“肾出于涌泉,涌泉者足心也。”意思是说:肾经之气犹如源泉之水,来源于足下,涌出灌溉周身四肢各处。
施灸方法:可以在晚睡前,先热水泡脚20-30分钟,然后点燃两个大艾柱分别放在两个艾灸罐里面,上床睡觉,包好毛巾分别绑在两个足底的涌泉穴。
五个穴位不需要一次灸完,可以一次施灸1-2个穴位,隔天再施灸余下的穴位,只要坚持下来一定会看到疗效。
中医刮痧治疗手脚冰凉
很多人经常出现手脚冰凉的症状,中医认为这主要和机体阳气不足或气血运行不畅有关。
建议:先用刮痧板的面刮拭手掌,手掌发热后用刮痧板上的凹槽刮拭手指的四面,从根部到指尖,每个方向刮5~10次,能行气通络。再用同样的方法刮拭双脚。
刮腹部
长期便秘不但会影响消化吸收功能,还会使机体吸收毒素。
建议:可用刮痧板的面在腹部自上而下,从左向右依次刮拭。需要注意的是,如有内脏下垂现象,应由下向上刮拭。
刮眼周
大家都做过眼保健操,对其中的几个穴位也非常熟悉。而以刮痧代替手指的按揉,能对穴位形成更有效的刺激。
建议:先用刮痧梳点按睛明穴(在鼻梁两侧,距内眼角约半分的地方),然后以睛明穴为起点,外眼角为终点,分别从上眼眶和下眼眶两个方向刮拭。这样能改善眼睛周围的经络气血运行,缓解视疲劳。
刮颈部
颈肩不适是伏案工作者的职业病,刮痧可以舒筋活血,改善局部气血淤滞状态。
建议:选择三条路线,即从后发际中点向大椎穴(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),以及从后发际两个外角上缘分别向左右肩部方向刮拭。另外,感冒时刮拭这个部位还具有疏风散邪的效果。
刮胸骨
很多人在心情不好或劳累后,会有胸闷气短的感觉。
建议:可用刮痧梳的单角自上而下缓慢刮拭下半段胸骨。这个位置上有膻中穴(在体前正中线上,两乳头连线之中点),刺激这个穴位有宽胸理气的作用。此外,爱打嗝的人也可以经常刮拭这个部位。
刮胁肋
焦虑、抑郁、烦躁,长期的精神压力会导致整个身体机能的紊乱。中医认为,正常的情志活动依赖于气机的调畅,而肝脏能疏通气机,因此能调节情志。
建议:人体两侧的胁肋部有肝经分布,刮拭这个区域能疏肝解郁,重点是两乳头连线和第六肋间交点的期门穴。刮拭时,动作要慢,寻找并刮拭疼痛或有结节的部位。
刮脚底
失眠症患者可以在晚上临睡前刮拭脚底,有助于促进睡眠,缓解头痛。
建议:先从脚掌向脚后跟方向全脚底刮拭,刮热后再用刮痧板单角刮拭脚心的涌泉穴。
刮头部
头部是全身阳经汇聚的地方。清晨起床后,用刮痧梳刮拭头部,能振奋阳气使人神清气爽。
建议:以头顶的百会穴为中心,向四周呈放射状刮拭,至头皮有热感。如果有疼痛点,可在此点上反复刮拭5~10次。